在網上常常看到網友說樂理太難,拋開不主動學習的那類人不談,不少人買了樂理書,也學了,卻依然不會。
其實在我看來,常碰到的樂理問題更像是20以內的加減法,并不是想像中那么難理解。如果感覺學起來很吃力,說明方法不對。
皇家royal1688先看看怎么檢驗自己是否掌握了樂理。
1. 調式、調性是否能說得清楚
舉個例子,調式就像幾個人排出的隊形,隊形變了,大家的排列關系就變了,調式也就變了。
繼續按照上面這個例子,調性就是這個隊形排頭的人在哪,這個是具體位置,說白了就是主音在指板上的具體位置。
如果看明白了,那么簡單總結一下:調式決定聽感,表現相互關系;而調性確定音高,描述具體位置。
2.音名、唱名,首調、固定調是否分得清清楚楚
前一問題清楚了,這個就不是問題。因為音名描述的就是具體位置和音高,唱名也同樣是描述相互關系,明白這點,首調、固定調不攻自破。
3.學了這么多音程理論,能否在指板上找到
皇家88国际平台都知道音程關系是和弦結構的基礎,對音程理解不夠清晰,基本的和弦結構就沒法好好理解,更不要說和聲學了。
無法將音程反應到指板上,樂理學習就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,實踐運用就會很吃力。
4.對于一個和弦,是否只會一種指型
每個吉他愛好者都會C和弦,也有很多人知道C和弦是由哪些音組成的。而實際彈的時候卻只有低把位一個指型用得出來,最多掌握兩個。
這說明還不是真正掌握這個和弦,初學階段這樣是可以的,可要想走得更遠,就必須打破這種思維。
這里給出個參考,C和弦在10秒的時間里,至少能找到5個不同指型,才算合格。(C和弦只是舉例,不限于任何常用和弦)
5.各種和弦結構都明白,能不能彈出來
很多人喜歡看樂理書,各種書籍買了一本又一本,看過覺得自己理解的挺清楚的,可就是彈不了。
舉個例子,D7sus4這個和弦結構清楚明白,就是按不出來。理論與彈奏完全脫節,如果能將前一個問題做到,這個就不難了。
這也是很多人彈琴只能看六線譜,不能看和弦譜或者功能譜的原因。
6.指板音名位置是否熟悉
這是一切的基礎,如果對指板沒有基本的熟悉度,前面說的都沒用。有人可能會問,熟悉度從哪來,當然是練。
一些建議
1.先把很厚的樂理書看薄
目前市面上的樂理書真的都是“樂理”書,每本都很厚,每本都是通篇的理論。
有的寫得比較粗略,有的寫得特別詳細,就連十二平均律怎么來的,都長篇大論好幾頁。
當然詳細是好事,但royal皇家88更應該清楚,學樂理是為了拿來運用的。
比如買一臺電視,皇家88国际平台不需要知道它的工作原因是什么樣的,只要清楚它有什么功能,怎么用,就可以了。
同樣的道理,只要royal皇家88能運用理論知識去理解分析音樂就可以了,至于十二平均律怎么來的,不重要。
不少愛好者買來樂理書看了幾十頁,最后發現真正用得上的只有那么幾頁的內容,就是這個原因。
去掉這些不重要的內容,皇家88国际平台可以把很厚的樂理書看薄,這個篩選信息的過程很重要。
2.通過實踐把書加厚
剛說要把書看薄,怎么又要加厚?篩選信息之后,必須進入實踐階段,因為說到底樂理是要運用的,不能變成紙上談兵的東西。
實踐是很多吉他愛好者欠缺的東西,比如一些高疊和弦,減七、半減七和弦,在理論上都明白,編配的時候卻用不上。
原因很簡單,平時接觸少。如果彈琴很少用到這些和弦,就無法體會它們的色彩,沒有體驗,自然無法運用。
解決方法也很簡單,去彈,去聽,去分析,去嘗試,把學習重點從“彈”轉移到“想”。
彈一些和弦結構豐富的歌曲或者指彈,著重體會它們的色彩;
聽一些不同風格的音樂并嘗試去彈;
聽到喜歡的歌主動拿起琴去扒,并且分析其中的用法;
對自己熟悉的旋律進行編配實踐,不斷嘗試將所學的樂理運用到里面;
3.再次把書變薄
如果說第一步是知識點篩選,第二步可以看做積累,那么第三步就是總結歸納。
把一些相對復雜的原理總結成便于理解運用的東西。就像數學公式、物理定理定律、化學方程式,可以直接套用。
以上說的是自學過程,第二步積累周期會比較長,所以著急是急不來的。